滚球体育投注

图片

滚球体育投注

滚球体育投注

    当前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滚球体育投注 > 正文

    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云财新探索——记云南财经大学现代设计艺术学院帮扶团队在小马固新寨村的设计扶贫之旅

    发布日期:2020-11-04点击: 发布人:云财记者团 张文静 李继星

    2015年10月,崔木扬第一次去到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马关县,那时没有高速公路,也没有高铁,崔木扬坐上开往坡脚镇小马固新寨村的大巴车一路向前,手上拿着的是一份村寨规划设计图。这份设计图承载着千里之外的云南财经大学对帮扶点马关县坡脚镇未来数年村寨改建和规划设计的期待。

    五年后的今天,通往马关县的高速公路即将通车,曾经的小马固新寨也有了新的面貌……

    曾经的马关县是一个集边疆、民族、贫困、山区为一体的深度贫困县,小马固新寨村作为傣族贫困村,是马关县委政府确定的扶贫示范村。自2016年对口帮扶马关县以来,我校党委高度重视,委托我校现代设计艺术学院对小马固新寨村等多个村寨进行规划设计并开展人居环境提升改造等相关工作。接到任务后,学院第一时间组织成立了帮扶团队,在崔木扬、廖继彰2名教师的带领下赴一线开展设计扶贫工作,正式开启了与小马固新寨村长达数年的不解之缘。

    初见:人居环境几乎可以用“恶劣”来形容

    “两辆挖掘机将房屋拆了一半,道路坑洼,老房上的木料被拆下来,村民将老木料装在两辆东风车上,准备以几百元的价格拉去村外出售。天空飘着小雨,猪圈、牛圈内的牲畜粪便混合着泥土与木屑被雨水冲刷得满地都是……”回忆起第一次到小马固新寨村看到的场景,崔木扬依然历历在目:“村里很破旧,加上拆房屋,乱七八糟的一片。”

    作为第一批参与设计扶贫项目的学生,杨燿华也有着同样的感受。村民的房屋普遍窗户小、室内黑暗、不通风、采光差,地面极容易变潮发霉,加上房屋年久失修,屋顶漏水严重,人居环境几乎可以用“恶劣”来形容。

    另一名参与项目的学生胡济安在工作日志中记载了这样一幕:“一位年近七旬的老人穿着破衣烂鞋,独自躺在墙角由几堆干草堆积起来的“床”上,时不时发出颤颤的呻吟。”

    离开校园已有四年,在小马固新寨村做毕业设计的那一段经历,仍清晰地留在了同学们的记忆里。

    走近:发现石头片、杉树皮不一样的美

    为了做出更符合当地民风民俗和地理条件的设计,师生们深入实地开展调研考察,并在此基础上一遍又一遍修改设计图纸。小到一个垃圾桶、一盏路灯,大到一幢建筑物、整个村寨的总体设计,崔木扬团队重点从人居环境入手,兼顾经济实用性,巧用当地现有的建筑材料,在保留当地传统建筑特征的前提上,结合傣族文化特色对设计稿进行修改和完善。

    师生们发现,房屋檐口下以及二楼的阳台是村民使用十分频繁的生活空间,于是便将村民的生活习惯、传统建筑式样与服装样式结合,为他们设计房屋。师生们还发现,当地属于喀斯特地貌,石头都是片状的,石材具有较强的地域特征,于是便从山上把片状的石头取回来,大石头做房基,小石头则贴在墙上作为装饰,片状石头固有的青黑色使建筑看起来更具设计感。

    “我们想把小马固新寨村未被发现的、蕴藏在村民生活中的美展现出来。”谈到乡村人居环境提升具体的实施过程,崔木扬难掩激动。当地一些猪舍屋棚常常在顶部铺设当地生长的一种杉树皮,杉树皮在雨后长满了青苔反而有种特别的美,在做公共建筑设计时,设计团队充分利用了这种极具地方特色的材料,将其用到了水泥浇灌后的屋顶用作装饰,一方面改善了建筑空间的物理舒适度,另一方面又让建筑体现了浓郁的乡土地域特征。

    改造:和村民共同描绘未来的乡村图景

    设计工作一方面要力求改善村民的居住环境,另一方面需要利用村寨周边自然环境及民族文化优势资源带动产业发展,增加村民收入,实现设计扶贫的目的。为此,设计团队的工作开展分 “四步走”:一是现场设计调研及考察,主要包含对村寨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村寨民居建筑、村寨内部人居环境等方面的调研与分析;二是开展设计创作,针对前期设计调研的内容,通过设计的手段,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三是开展建设实施指导工作,让方案设计最终落到实处;四是进行测试,对建设实施以后的村寨进行回访,了解村寨的发展及村民收入增加的情况,对前期工作进行总结。

    设计图纸完成之后,设计团队发现一个更为现实的问题:村民看不懂设计稿,设计规划无法实施。经过研究讨论,项目组决定把设计方案制作成大幅海报张贴在村里的中心区域的公共墙面上,并把村民召集起来进行详细讲解,重点对村寨建设的实施方案以及未来的规划发展方向进行介绍。

    “讲解过程中,整个会场一直很安静,中途有一位村民的手机突然响起来,马上就被旁边的村民低声呵斥让他赶紧关掉手机,村民们的淳朴、善良和对知识的尊重,以及对改变现状的渴望,深深地触动着我。”崔木扬说,“我们想告诉村民乡村要怎么建设,他们未来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了让后续扶贫项目可持续发展,设计团队决定把村民发动起来,让村民亲身地参与村寨规划和建设。经过与镇党委政府的沟通,项目组协助村民们成立了“自建委员会”,由村干部、村里的党员代表和石匠、木匠等技术人员三部分组成。“自建委员会”参与到方案的设计、修改与调整的全过程,与现代设计艺术学院的设计团队达成了良好的合作。

    在整个设计过程中,设计团队一直秉承着两个原则:一是在保障住房安全的情况下融入村寨特色;二是营造村寨文化氛围。设计团队邀请民用建筑设计院的专家跟随团队前往村寨,就房屋结构安全性问题进行指导,并给出建设性意见。

    近五年的时间,现代设计艺术学院先后整合了环境设计、视觉传达、数字媒体、产品设计四个专业,组织了300多人开展多次针对马关县民族特色村寨的设计调研采风活动,并通过毕业设计、暑期社会实践等方式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五年中完成了坝尾村、罗家坪村、阿峨新寨、马洒村、龙树脚村等多个民族村寨的设计工作。

    融入:坚持与用心收获温暖和成长

    让学生扎根基层,深入贫困地区,融入村民生活,了解村民的设计诉求,设计扶贫项目不仅要让村民的人居环境得到改善,同时也要让参与项目的师生在这个过程中收获成长。

    陈东博、李楠分别是城市规划专业和建筑设计专业的老师,也是设计扶贫项目组的成员,负责学生的指导工作。在陈东博看来,在学校教学时受各方面的限制,现场测绘方面的实践较少,而去到村寨之后情况就不一样了。“在一个人畜混居的房屋里,村民将牲畜养在一楼,人住在二楼。有学生看到房屋的楼梯陡峭且没有扶手,与书本上提到的设计规范不符,就向老师提问,得到解答后,当场就拿出电脑,打开建模软件做起模型来。”

    “实操性是实践教学的意义所在,要让学生亲自去测量,而不是纸上谈兵。”让李楠印象深刻的是一次测量结束回到住所后,有个同学觉得自己测量收集的数据不够,又不想麻烦村民和老师,于是徒步走了一个多小时重返测量地,补充测量后又自己走了一个多小时回来。

    因为驻村设计的缘故,设计团队在马关县度过了2016年的元旦。跨年那天晚上,团队成员一起包饺子,“老师就像我们的父母一样,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他们都无微不至地照顾我们。把自己几十年来积累的经验和知识毫无保留地教给我们,真的很感谢老师们。”现就职于景观设计公司的胡济安强烈地感受到,曾经的实践经历为她的职业规划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正是在小马固新寨村的设计实践之行坚定了她选择从事设计行业的决心。

    在杨燿华心中,最不能忘怀的是2016年的5月,团队成员再次回到寨子里,“虽然当时还在建设当中,但是看到自己的设计在一步一步实现,真的很有成就感。”

    坚持与用心不仅收获了温暖与情谊,也让项目团队的师生收获了成长,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经过五年的实践,环境设计专业出身的崔木扬对乡村人居环境设计有了更加切身的体验和深入的研究,在乡村公共设施设计、公共空间设计、旅游度假设施设计、乡村住宅及民宿设计方面都产出了丰硕的成果。其中《马关民族村寨志愿服务项目》获得第五届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大赛决赛一等奖,《小马固新寨客堂建筑设计》荣获国青杯艺术设计大赛一等奖,《马洒村建设规划》荣获第八届“红土奖”工程类铜奖,《在地形建造理念下的龙树脚村旅游度假设施设计》等作品入选《2020中国高等院校设计作品年鉴》。

    展望:助力美丽乡村建设,一直在路上

    村口的停车场停了许多大巴车,一旁的橘子树结着黄灿灿的果实,衬得村寨一片喜气洋洋——这是小马固新寨村农家乐开业的景象。“如果不是乡亲们热情的招呼,我们都认不出它是曾经的那个小马固新寨村。”陈东博说。

    2019年,小马固新寨被评为“2019年州级民族团结示范村”“云南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共接待游客5万余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0余万元。日渐美丽与富有民族文化风情的村寨建设还为村民带来了创业和就业机会,吸引着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回村发展。

    “这是我们倾注了五年心血的项目,我感觉马关县就像我的第二故乡一样。”2020年的暑假,崔木扬团队再次前往马关,进行村民满意度调查,为其它村寨的环境整治、规划设计做准备。接下来,设计团队还将继续参与推进马额村的人居环境设计工作,团队的师生们还将继续走在马关县的村村寨寨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