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4日至6日,2025 CCF中国区块链技术与应用高峰论坛在云南昆明云安会都酒店云安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信息学院组织10余名师生参加论坛,信息学院余益民院长在分论坛作了题为《区块链驱动数据跨境流动》的精彩报告,为与会者呈现了区块链技术在全球数字经济协作中的前沿探索与应用前景。
余益民院长在报告中深入剖析了全球跨境数据流动面临的三大风险与三大壁垒,包括数据安全、隐私保护和制度壁垒等关键挑战。他指出,当前中心化技术体系难以有效应对这些问题,亟需构建面向数据主权与数据安全的新一代跨境信息技术体系,通过区块链、隐私计算、分布式存储、联邦分析、可验证计算等技术融合,以实现高效、安全、可信的全球数据流动。
余益民院长牵头的云南省跨境贸易与金融区块链国际联合研发中心提出了符合《全球数据跨境流动合作倡议》、欧盟GDPR和东盟DMF等规制体系的TDFR(Trusted Data Flow with Rights)可信数据跨境流动模型,强调数据主体的自主权、数据处理的公开性与安全性,以及监管机构的有效管理。他介绍了由中心牵头,会同东盟各国政府机构和高校共同建设的全球跨境数据基础设施(TCDI)。该平台整合区块链、域名解析、分布式存储、可验证计算、加密通信、电子认证等6大网络,以及各国跨境数据流动监管平台。TCDI基础设施已在东盟国家部署了4个骨干节点,旨在突破传统区块链技术的局限,为跨境数据流动提供全新的技术支撑。
在报告中,余益民院长特别提到,中心自主研发了链计算节点服务器、数据资产管理服务器等核心装备,牵头研发跨境贸易区块链国家标准,以及跨境数据流动、区块链域名解析等4项省级地方标准。中心研发了国内首个国际商事法律服务区块链平台,实现了数字身份、电子签名、电子合同、贸易单证的跨境互认,以及基于区块链电子记录的远程调解与仲裁。
余益民院长指出,构建新型跨境信息技术体系不仅是技术创新的需要,更是落实国家战略、提升中国在全球数字经济协作中话语权与规则制定权的关键举措。